永定区2022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专题文艺晚会《多彩非遗》
时间:2022-06-14 17:45
     6月13日,由中共龙岩市永定区委、龙岩市永定区人民政府指导,龙岩市永定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、福建客家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主办,龙岩市永定区客家土楼文化演艺有限公司承办的永定区2022年“中国文化遗产日”《多彩非遗》文艺晚会在客家博览园客家民俗演艺中心成功举办。

 

 

本次晚会以“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风采”为主题,节目以展示多项永定国家级、福建省级非遗为主要内容。整台晚会由客家歌舞、情景剧、十番演奏、木偶雕刻表演等形式组成,巧妙将非遗的文化理念融入现代艺术载体的风格中,组合成新颖别致、兼具艺术性、大众观赏性的文艺节目,向观众综合呈现中国非遗文化瑰宝。


山歌表演 《客家山歌很是多》

永定客家山歌可分为五个种类:情歌、劳动歌、时政歌、生活歌、儿歌。其歌体都是“单调”,其中以羽调式为主,征调式为次,用永定客家话演唱。永定客家山歌,2005年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情景剧 《医者仁心“采善堂”》

2008年,永定万应茶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。永定采善堂万应茶至今还流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妙传说。



客家十番音乐、提线木偶、傀儡雕刻表演

客家十番音乐又称“十班”、“五对”等,客家十番音乐是历代客家民间艺人传承的民间器乐曲,同时还吸收了历代戏曲剧种中的曲段、唱段和曲艺作品等。客家十番音乐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

闽西客家木偶戏俗称傀儡戏,采用闽西汉剧为唱腔,以铜锣、鼓、钹、头弦、唢呐、扬琴等乐器来伴奏,唱腔分高腔和乱弹两种,多以本地方言演唱,闽西客家木偶戏于2021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名录。




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情景剧 《“烟魁”传奇》

“永定烟魁习俗”主要包含“烟魁传奇演绎的商业品牌习俗”、“出魁民俗活动”习俗、土楼建设习俗、书院建设“尊师重教”习俗。



大鼓凉伞 《土楼闹春》

“大鼓凉伞灯”是在一把大凉伞下系一盏灯笼,象征荣华富贵,迎灯时几个组不断互相穿插,变换队形,一边擂鼓敲锣跑凉伞,十分热闹,八面威风。